提到今年的预制菜市场,那真是一个“跌”字了得!安井食品,这个曾经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市值已经缩水了70%,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几年前还是风光无限的预制菜领军企业,如今却濒临破产,这让不少曾经的消费者拍手称快。
不仅如此,许多其他预制菜企业的股价也纷纷跳水,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市场,怎么就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呢?
看看安井食品这几年的股价走势图,从2019年到2021年一路飙升至278元一股,现在却跌到了80-90元之间,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知味香的股票也是如出一辙,短短半年时间就关闭了一百多家店面,市值蒸发上百亿。
想当年,知味香在A股市场上可谓是风头无两,很多人都对它寄予厚望。最辉煌的时候市值甚至能达到140亿元以上,如今却只剩不到三成,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这样的惨状,让人不禁回想起当年预制菜的辉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预制菜一夜之间就失去了人们的青睐呢?
记得在口罩时期,预制菜突然崛起,因为当时很多人无法外出购买食材,所以直接吃预制菜就成了十分便捷的选择。
当时,无论是社会化媒体还是网红主播的直播间,都挂满了预制菜的链接,它们以物美价廉的名义吸引了大量流量。
几年前,预制菜之所以能够爆火,当然也与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做饭有关。买菜、洗菜、切菜、烹调、洗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太麻烦了。
当时,很多人家里的冰箱里都囤满了各式各样的预制菜,这个新鲜事物不仅方便,价格也很便宜,大家都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所以,在前几年的预制菜行业是非常被看好的,尤其是在上班族和学生家长这两个群体中。
上班族下班后,只需打开一盒预制菜,简单加热就能吃,不用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饭,也不用洗碗,真是太方便了。
还有很多带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也喜欢买一些预制菜放在家里,有时候早上来不及给孩子做饭,就可以派上用场。
但谁曾想,315晚会的一次报道让多家预制菜企业的黑暗面暴露在大众面前,一时间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不满和。
今年的315晚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雪糕里检测出粪臭素的,有红薯粉里测不出红薯成分的,各种所谓的“良心企业”都在用事实上他们的道德底线有多低。
要说最让我们消费者心寒的,还得是某些预制菜企业,它们用令人作呕的食材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然后再用物美价廉的噱头去宣传。
比如用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用卡拉胶制作四喜丸子,听了都让人不寒而栗,甚至一想起来梅菜扣肉就能想起那些脏乱差的画面。
再一看他们的店铺销量已经成千上万,有多少消费者已经把这些垃圾食材吃进肚子里,这里面不乏有很多正在发育时期的孩子们。
这些肉类产品经过精加工后,即使选用的是劣质原材料,凭借人的味蕾也很难分辨哪些是好哪些是坏。
这些见不得光的事被公之于众后,最终他们也遭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该罚款的罚款,该坐牢的坐牢。
但即使老百姓已经知道这些无良企业已经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目前的预制菜行业仍然处于死气沉沉的境地里。
大家都在想:这槽头肉是爆出来了,那没爆出来的是否还有更多呢?我家里的鱼香肉丝,黄焖鸡米饭,又是用什么肉做的呢?
看来信任就像破镜难以重圆,一旦消费者的信任被伤害,想要再重新建立起来就很难了。
别看预制菜现在处于信任危机,其实它刚问世的时候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期待的,毕竟它非常符合当今的快节奏生活。
在315晚会曝光那些企业之前,有关部门其实排查过很多预制菜商家,有一说一有很多商家是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他们的名声也是被无良友商给坑了。
没办法饮食业就是这么残酷,一个害群之马可能就会导致整个行业被口诛笔伐。
如果要说预制菜企业怎么样才可以重新建立起花了钱的人它们的信任,最重要的有两点:健康和味道。
而且这两点里健康是要更重要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已不再注重口头上的享受,而是更看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在选取材料上特别的重要,不能出现槽头肉这种劣质材料来欺骗消费者,而且添加剂也要符合国标要求。
由于预制菜是加工好之后存放进包装的,所以企业们也要把包装的密封工作做好,否则非常容易导致食物的变质污染等问题。
除了健康问题,味道方面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有很多消费者反馈,许多预制菜品尝起来远远不如现做的菜。
这就需要企业们把精力放在如何让预制菜品更吸引人上,去不断地调味,配比,尝试。而不是按照公式敷衍了事。
做到了这两点,预制菜的前景方面还是很值得人期待的,毕竟他能解决很多人来不及做饭的问题,试问谁不想吃上一口既健康又方便的饭呢?
在315暴雷之后,国家也立即出台了对于预制菜的监管标准,对他们的进货、工艺流程、出厂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使用,全环节都严格管控。
总的来说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要一直地察觉缺陷,改正问题。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希望这个行业能更清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