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超级成长白马安井食品严重低估的万亿预制菜隐形龙头

  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所长在前一篇安井食品的文章中讲到,安井食品是一个在行业内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市场竞争力极强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即便近些年终端消费承压,其业绩表现也非常逆天,2023对比疫情前的2019,营收翻了超1.5倍,利润更是翻了近3倍,即便近期增速有一定的概率会放缓(2024H1已经有所放缓,不出意外整个2024都可能会放缓),但这大概率是短期阶段性调整,长期稳健增长的确定性还是足够强的,甚至所长还通过产能情况推算了公司2026年前后业绩的大致区间,没读过的朋友可以在《价值事务所》消息对话框输入“安井食品”查看相应文章。

  按照增长的潜力来看,当下安井的业务大体能分为两类,一个是传统优势领域,也就是速冻火锅料制品(鱼糜制品、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另一个是未来最核心的看点,也是当下证券交易市场最为关注的预制菜。

  2023年,安井的速冻火锅料制品(鱼糜制品、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合计贡献了近一百亿营收,占整体营收的近70%,能够说是当下最主要的业绩来源,我们姑且把它称作基石业务吧。

  别看营收贡献已达百亿,体量挺大了,但其实还有不少的可增长空间,因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实在是太低了。即便把预制菜尤其产品季节性较强的新宏业和新柳伍算在内,公司2023年整体产能利用率都高达91%(新宏业和新柳伍在后面预制菜部分再细讲),充分说明单位现在有业务未来随着产能增长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除了提高市占率外,消费升级也是一个可以挖掘的点。速冻火锅料制品方面,公司在2018、2019 年推出了高端火锅料“丸之尊” 系列以及面向C端全渠道销售的“锁鲜装”,而且这两类消费升级产品还在不断迭代。按公司近期投资者交流的说法,2023 年锁鲜装 4.0 推出后市场反馈良好,带动锁鲜装继续保持比较高增速,这类产品目前市场上安井一家独大;丸之尊1.0 表现也很突出,增速较快,后续2.0放量可期,总之这类高端产品的增长,势必带动利润率的上升。

  2023全年,安井的基石业务增长9.58%,而2024H1,这块业务实现盈利收入51.2亿,同比增长16.73%(这么大的基数还能有大两位数增长很厉害)。

  其中,肉制品和鱼糜制品增速相当的好,面米制品主要是竞争太过激烈,对手都是有名有姓的龙头(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等),不像火锅料市场非常分散且都是些小啰啰,所以增长要拉垮一点。

  2024年没有披露肉制品、鱼糜制品的具体细节数据,速冻调制食品、速冻面米制品分别实现收入38.3、12.9亿元,同比分别+21.9%、+1.4%。

  肉、鱼糜制品就不说了,关于米面制品,安井的应对方式是尽可能避开传统成熟产品(如汤圆、饺子等),发力新颖一些、既可以当早餐又可以当零食下午茶之类的产品,如手抓饼、烧麦、红糖馒头、发糕、蒸煎饺、核桃包等,但其他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一些产品的市场还是很成熟、很卷,而且有很多网红企业,要所长讲,能维持个位数增长不下滑其实挺不错的了。

  整体来讲,安井的基石业务长期平均能保持10%左右的增速,所长就觉得相当的好了,他未来最大的看点、增长最大的抓手还是在于预制菜。

  有一说一,安井做预制菜是赢在了起跑线,因为他的基石业务从某一种意义上讲也属于预制菜,反正都是工厂加工好用低温冷冻,自己随便煮一煮/加加热就可以吃的东西,只是肉丸米面制品都过于“成熟”,大家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们和预制菜有什么瓜葛,但半成品菜、料理包、净菜、方便速食(方便面/饭)、即食食品(如绝味、周黑鸭)其实都属于预制菜,只是目前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

  安井的基石业务既To B又To C,而且不同于大家的印象中的以To C为主,其实To B才是主导(B占了约60%、C占了40%),下图的这些渠道中,商超、电商、新零售以及部分经销商算是To C的,更多经销商、特通直营则是To B的。

  有做基石业务攒下的渠道优势(预制菜和基石业务的渠道基本都是重合的),叠加基石业务攒下的原料采购优势、研发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并购、研发都需要钱)等等,安井的预制菜起量非常快,目前安井的预制菜分这样几条腿走路:自研自产(下图的安井小厨)、并购(下图的新宏业和新柳伍)、OEM贴牌(下图的冻品先生)。

  到2023年,安井的菜肴类制品已经实现盈利收入39.27亿,同比增长29.84%,占营收比快到30%了,不过2024这块业务有点拉胯,截至2024H1实现盈利收入22.1亿,同比仅+0.4%,比竞争最为激烈的米面制品增速还差一点。

  这里面主要是专注于龙虾的新宏业+新柳伍拖了后腿,而且从2023年就开始了,2023全年是负增长,还在于现在小龙虾价格下行,今年上半年虽然总体出货量在增长,但是客单价下来了,整体下滑非常明显。

  其实从所长这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小龙虾的确没有前几年那么火了,预制菜这玩意儿吧(当然也不仅限于预制菜,各行各业都如此),再火爆的大单品都有生命走向尽头的一天,必须不停上新才行,未来安井的增长大概率不太能指望小龙虾,只要能维持下去,再让利润率想办法往上走走,所长觉得就很OK了。

  公司To B为主的安井小厨表现依旧很亮眼的,按照投资者交流的说法,2024H1整体有85%的增长,营收达2.6亿,毛利增加了接近14个点,2023年增速更是接近翻倍,贡献了4亿左右的营收。

  尤其是小酥肉,2023年有70%+的增长,2024H1又有70%的增长。按公司的说法,2024年小酥肉要实现基本完全自产,全年增速60%~70%保底,挑战100%的增长,这是一个10亿级别的大单品(安井小厨2023年一共才4亿左右营收)。

  至于To C的冻品先生,2024H1整体只是持平,2023年增长就有所放缓,收入在7.1亿左右,同比仅增长18.3%,一方面有2023网上出现了不利于预制菜的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新切入这块业务产能跟不上,一开始先用的贴牌,而贴牌的产能其实不太稳定,进而影响了公司的放量。

  目前酸菜鱼是冻品先生的第一大单品,但牛羊肉卷放量很快,按公司的说法,2023Q4一个季度就做了5000万,2024年牛羊肉卷定的目标是1.5亿,超过酸菜鱼,今年河南工厂已经在做牛羊肉卷自产,来弥补贴牌产能不给力的情况。冻品先生目前净利率在8%-9%的样子,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尽管有新宏业+新柳伍这两个稍微拖后腿的存在,冻品先生的表现暂时也很一般,可也并不影响安井预制菜长期的整体上量,自研+并购+部分贴牌,叠加之前积累的渠道优势,安井预制菜的看点整体而言还是相当足。预制菜在公司体内算是新业务,规模效应还没起得来,整体毛利、净利都很低,以2023为例,这块业务全年毛利才11.65%,不及基石业务毛利的一半,于情于理预制菜的毛利都不该低于基石业务,甚至还应当高不少,毕竟基石业务都做的是基础款,加工度低,客单价也低,而预制菜的加工度高,客单价也可以做得很高。

  讲到这里,所长又想说一个此前《价值事务所》总是提到的观点,绝对不能轻易说某家企业碰到天花板了。像咱们今天讲的安井,很多人看不上他,认为就是一个做火锅丸子、米面制品的,结果人家靠着这些很多人看不上的业务积累了很大优势,非常容易就复用在了预制菜上,而预制菜的市场空间和盈利情况比他此前的产品好得多得多;同理,公牛集团将自己插线板的优势复用在新能源充电枪/桩上;京东集团将供应链优势复用在大健康上;腾讯将微信的生态优势复用在视频号上……

  说回预制菜,其实当下这个新行业中称得上头部的企业,基本都是我们叫得出名字的在餐饮业深耕多年的龙头,如安井、千味、三全、巴比……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老人离世后没立遗嘱、也没有继承人留下的遗产,谁来管理?这则新闻冲上热搜第一据上海法治报报道:3年前的夏天,徐汇区一小区内一独居老人葛老伯猝死家中。由于葛老伯未曾生育的女儿、老伴,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先于葛老伯死亡。

  2025年的春节来得有些早,法定春节假期延长至8天,不少人慢慢的开始购置年货、水果,年味渐浓的同时,快递小哥们也忙碌了起来。日前,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针对春运期间的业务运行特点,制定了保障工作方案,进行专项部署,全力保障年货寄递需求,同时切实维护快递员合法权益。

  界面新闻获悉,TikTok向美国用户推送信息称,“很抱歉,TikTok目前没办法使用。美国已经颁布了一项禁止TikTok的法律。很遗憾,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你暂时没办法使用TikTok。幸运的是,特朗普总统(即将上任)表示,他上任后将与我们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以恢复TikTok的使用。

  1月18日,记者从武汉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著名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智,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2岁。

  暴雪!气温骤降12℃以上!强冷空气即将来袭,这一些地方将迎大范围雨雪天气

  来源:央视一套 预计未来三天(1月19日至21日),全国大部气温依然稳中有升,并将以更暖的“姿态”迎来大寒节气。此轮回暖维持的时间长、范围广,各地气温将陆续到达近期高点。23日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并带来大范围雨雪天气。

  一觉醒来天塌了,发现了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就在1月16号,在大家一个常用支付软件,支付宝上,竟然开始“凭空下红包”。网友们在14:40——14:45分,这期间,转账发现,出现了立减,而且还是20%的大幅度。当时,是分为两拨人,一拨人当然是抱着“羊毛不薅白不薅”的心思,开始反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