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文明遗产 品味焰火美食 泉州荣登携程“焰火美食榜”

  半城焰火半城仙。近来,“旅游风向标”2023携程口碑榜以及2024冬春旅游趋势榜发布,泉州再获荣誉,荣登携程“焰火美食榜”。

  闽南有句俗话“吃饭皇帝大”。泉州的传统美食琳琅满目,遍及各大景点,在旅游美景的一起品味焰火美食,不光能够从山珍、海味中品味城市的精致食趣,还能够从面线糊、肉粽、蚵仔煎、土笋冻、元宵圆等特征小吃中领会“贩子人世”神韵。

  “……散步泉州,在这儿品味地道的美食,体会明星同款美丽的簪花,各种风趣的体会让你对这座城市恋恋不舍。”这是“焰火美食榜”对泉州的介绍,点赞闽C牌的共同味道。

  人声鼎沸的西街,连绵着古城焰火气味。这儿是泉州小吃集合地,你能够找到泉州百分之九十的小吃。

  刚刚放寒假的大一女生吴米娜带着杭州的室友林雅来逛西街,她从网上找到了美食攻略,按图索骥敞开西街美食之旅。到西街,她们先和钟楼合影,再来一个钟楼百年老字号的烧肉粽,一碗经典的闽南面线糊,“加上醋肉和大肠,配上油条,舌尖跋山涉水。”“打卡亚佛润饼店,从清末开店至今,已传承了四代人。”她们看着起落之间,一张薄如纸张的润饼皮就出来了,参加五花肉、海蛎、胡萝卜“包山包海”,感触“一卷百味”。她们还品味香葱蒜蓉枝的香酥脆,吃到了泉州特征的元宵圆,花生在唇齿留香。林雅难忘的是土笋冻,沙虫加上蒜泥、酱油、醋,真是耐人寻味。在裴巷小店,她们还品味了古早味满煎糕。

  安溪是一座地灵人杰、有着厚重前史的千年古邑,是国际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清初康熙朝理学名臣李光地就出生在安溪县湖头镇,李光地新居现在成为抢手景点之一。

  安溪名肴尤以湖头镇的“宫殿小吃”为最——湖头米粉、网油鸡卷、咸笋包等传统风味小吃都曾登上央视的美食栏目。相传李光地为道贺清朝康熙皇帝喜寿,以湖头泉流制造米粉,带去献礼,湖头米粉也因而声名鹊起。米粉晶亮半透明,加上香菇、虾仁等配料炒熟,香气扑鼻。

  安溪有一句俗话:“宴席三件宝,手艺鸡卷少不了”。鸡卷是安溪人逢年过节或请客亲朋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湖头鸡卷异乎寻常,其外皮选用猪网油而非闽南别的的当地常用的豆皮,金黄酥脆的外皮,软糯咸香的内馅,独具匠心。咸笋包包上笋和肉泥等,底部垫上一小块粽叶,放在蒸笼里蒸熟,咸香软韧,口感俱佳。

  众所周知,具有600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有居民海岛岸线的泉州,有不少景色宜人的好去处。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榜首大港”,当年古刺桐港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贩子十洲人”的繁荣景象。若论天然奉送,泉州要山有山,要海有海。“靠海吃海”,英勇的泉州人从摇着小舟出海,到远洋巨轮满载而回,丰盈而来的海鲜则被才智的泉州人变着把戏端上餐桌。

  这儿人头攒动好像“活动的花园”。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纷繁来泉州簪花围,做一回“海的女儿”,蟳埔的蚵壳厝则是最好的布景,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蚵壳也便是海蛎壳,在蟳埔,随处可见头戴簪花围的阿姨们坐着开海蛎。

  “在闽南,海蛎有不少种类,本地的海蛎偏黄色,大大小小的街巷都有不少海蛎美食,假如想吃正宗的,仍是要到蟳埔这样的海滨,现开现煮。”吕先生是一名老饕,对美食很有研讨,他介绍道,在泉州市区丰海路蟳埔渔村一条街,大大小小的海鲜酒楼数十家,林林总总的海鲜有千百种做法。海蛎也是如此,当地人也没人能说清有多少种吃海蛎的办法,煎、炸、炒、煮……紫菜海蛎煲、炸海蛎,但是在游客心目中,海蛎煎仍是首选。

  泉州有“二月蚝肥韭菜香”的说法,在泉州名厨程振芳的记忆里,小时分海蛎煎算作新年的一道主菜。海蛎混合着蒜苗和地瓜粉,在油锅里滋滋响,激发了海的鲜,加上炒鸡蛋的鲜,配腌制的萝卜酸,一道海蛎煎让人久久回味。

  “听海风入梦,枕波浪而眠。”从崇武港边的民宿醒来,能够看见清晨的崇武码头,集合着一批前来买海鲜的人。在这儿,海鲜要买得鲜,做崇武鱼卷也贵在鲜。

  除了一桌海鲜大餐,鱼卷是让人垂涎欲滴的泉州特征美食。当地人小詹介绍,真实地道的鱼卷,要到古城里边去寻找。崇武鱼卷起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前史,首要的组成原材料为精选优质鱼,其间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参加地瓜粉,高质量的鱼卷进口柔润洪亮,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味道。

  小詹和记者说:“鱼卷能够放在冰箱速冻好几个月,也成了游客们抢手的伴手礼。”

  泉州背山面海,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0%,山川景物间的山珍自是不少。山里的菜是地道闽菜,可谓“家里家园家常味,土烹土调土气味”。

  若得一日闲,山中品千年。作为泉州仅有的5A级景区,清源山钟灵毓秀,品格清高。山间喝茶,分外惬意。清源山“茶饮文明”不仅是泉州人,也是游客的一大趣味。老万是退休的文艺工作者,他常常约上三五老友,周末爬清源山。在天湖、在南台岩,有闻名的大排档,许多老泉州人上山便是为泡一壶铁观音,配上色泽金黄、肉质新鲜的炸醋肉。“聚一聚老友,话一话人生。”老万说,“这是闽南人的生活态度。”

  清源山沿途有许多农家乐,一般都是当地居民开设的私房饭馆,主打闽南的家常菜,在这儿,能够寻找不少土味,散养鸡鸭肉,菜园里采摘的蔬菜,山下果园里的草莓,不少市民带着孩子特地来品味家常菜,回味幼年时分在乡野的焰火气。

  九仙山坐落瓷都德化,这儿离泉州中心市区近两小时旅程。九仙山有三绝:“日出、云海和雾凇”,只要命运足够好才干欣赏到三绝中的一绝。山上气象万千,有佛光、云海、雾凇等奇迹。

  “旅游完山色美景,最等待的便是在山下老街吃‘三黑’土特产。”泉州市民李小姐常常在假期里带上家人到德化品味美食,她口中的“三黑”指的是黑鸡、黑毛戴云山羊和黑毛福建兔。

  作为当地特征农产品,德化“三黑”纷繁被推上餐桌,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姜爆黑鸡、黑羊煲、茶油黑兔,宝藏好味,让人魂牵梦萦。”李小姐对德化美食如数家珍,“德化还有三红——红菇、红酒、红米;三黄——德化茶油、黄花菜、黄花梨。”她总结道:山里菜便是“土”得健康。(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魏婧琳)